光触媒VS甲醛清除剂:除醛之战,谁主沉浮?
武汉新房装修的朋友们,近年来,环保领域的光触媒技术异军突起,备受瞩目,这让大家对甲醛污染及治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不少消费者存在误区,认为新装修的房子只要没有异味,就不存在甲醛危害。然而,甲醛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害气体,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室内异味仅仅是污染的一小部分,不能以此判断室内空气质量。在此背景下,光触媒与甲醛清除剂的除醛效果之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光触媒,是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当将其涂覆在基材表面并干燥后,会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在光照条件下,光触媒会发生光催化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这些自由基能够氧化分解甲醛、苯系物、氨、TVOC等多种有机污染物,将其降解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光触媒还具有高效广谱的消毒性能,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从而实现杀菌、消毒、除臭、防霉、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并且获得了国际卫生组织的认证。光触媒的起源可追溯到1967年,日本本多建一教授和学生在进行金属光合作用实验时意外发现了其原理,后续的深入研究更是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本多一藤岛效应”。
而甲醛清除剂是专门针对甲醛污染源和空气中甲醛的液体产品,其化学成分多样,包括负离子热电效果反应溶液、表面封闭剂、活性氨基等。其作用原理主要有中和反应类、催化分解类、氧化还原类、封闭封堵类四种。中和反应类甲醛清除剂在喷涂后能快速中和已挥发的甲醛,但效果难以持久,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往往只能维持十来天。封闭封堵类虽能暂时将甲醛封闭在污染源内,但随着时间推移,甲醛仍可能再次释放出来。
综上所述,光触媒在除醛效果的长效性、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显著,是更为可靠的除醛“选手”。大家在选择除醛产品时,应充分了解两者的特点,做出明智的决策。